姜文|中國 China|2010|35mm|132min|IMDb:7.3 爛番茄:100%
居然有人說《讓子彈飛》是部爛片,心碎之餘,我決定提出一些拙見為這部我心目中的大陸奇片平反。其實若不是入圍這麼多項金馬獎,我也不會找來看,《讓子彈飛》這個片名,聽起來還真像部狗屁不通的爛片。
《讓子彈飛》以民國初年為背景,描述買了縣官的馬邦德(葛優)開心地要去就任的路上,遇上了麻匪被劫,索性冒充師爺,讓劫車的張麻子(姜文)去鵝城當縣官,鵝城原本的地方勢力黃四郎(周潤發)有錢有勢,眼看新來的縣官來者不善,張麻子、馬邦德、黃四郎三人展開了鬥智鬥力的較量,檯面上看起來是爭權奪利的動作喜劇,骨子裡導演姜文卻有更大的野心。
先說說導演姜文好了,姜文可說是大陸電影圈的異類,雖然是演員出身,相較於葛優演了很多馮小剛的電影在台灣比較常被看到(例如:夜宴、非誠勿擾),姜文的電影在台灣好像都比較不紅,但無損他在大陸是跟葛優並列當前一線紅星的地位,甚至有人說他是內地的張學友。演技好,有著一股陽剛帥氣的外表,但是更讓人驚訝的是,他居然同時具有如此高超的才華,出身演員的他,在演了十年的戲之後,開始改當導演,同時也為自己的電影寫劇本。台灣有名的電影人焦雄屏(藍色大門與聽說的監製)曾經問過姜文「中國那麼多導演哪個優秀?」,他說:「現在沒有,以後有」,焦雄屏問:「誰呀?」,他說:「我」。1994年,他拍了《陽光燦爛的日子》。
姜文的電影不容易看懂,或者簡單來說,看不懂。但是換個角度來說,他的電影所詮釋的方式是很個人的,解讀也可以是很個人的,藝術的解讀沒有絕對的對錯,有的人看起來像棋盤,有的人看起來像綠豆糕,藝術扮演的是激發觀賞者的深入思考的衝動,所以看不看得懂,似乎不是這麼絕對而重要的。但無論如何,藝術必須是美的,而姜文的電影有種介於真實與不真實之間的魔幻,你一方面痛苦地揣測導演的用意,一方面又享受地看著一格格細心經營出的畫面,我覺得這是姜文電影給我的感覺。
在《讓子彈飛》裡,你更能享受妙語如珠的對白,還有三大影帝葛優、姜文、周潤發令人大呼過癮的對手戲。本片改編自《夜談十記》的盜官記,很遺憾我也沒看過原著,但只能說劇本寫得真是好,華語片很難得能有如此風格,跟周星馳的那種好笑又不太一樣,是一種荒誕不經的黑色幽默,拐彎抹角諷刺著中國的官場生態,如果《讓子彈飛》沒拿到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真的是評審瞎了眼。至於片中三個男人我真希望他們都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,周潤發雖然演出了地方惡霸那種讓人恨得牙癢癢的模樣,但是這麼多年他的口條還是一樣怪,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是會想起三洋維士比;葛優不用說,那種插科打諢、左右逢源的小人物嘴臉演得真棒,最後出線入圍金馬獎的也是他;但是裡面我還是最喜歡姜文,就是一個字帥,信手拈來幾句髒字,還是帥。其中一場鴻門宴的戲,三個人檯面上觥籌交錯,暗地裡各懷鬼胎,三大影帝的身價表露無遺。
關於許多的隱喻該如何解讀,我覺得不是這麼重要,有興趣的人可以去google,網路上有無數內地同胞的補腦文,但是看看就好,放開一切用最單純的心享受這部電影才是最重要的。至於如果要我說,我覺得姜文覺得中國社會存在一些問題,需要被解決,而電影是讓人民改變的一種方法。至於成效,或許還得再讓子彈飛一會兒。
By the way《讓子彈飛》在大陸票房7.7億人民幣,是大陸影史之冠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